大聯盟春訓熱身賽進行將近一半,小聯盟的投捕手在上上週末開始向各球隊報到,緊接著野手也在上週和本週報到,大部份的旅美球員都已經抵達春訓基地,展開他們 2011 年的春訓。
小聯盟春訓和大聯盟類似,大部份的球隊都是投捕手先報到,經過投一休一的牛棚的過程之後,野手隨後向春訓營報到展開全隊練球,接著則是讓投手對著打者投 Live BP (實戰打擊練習),在進行球隊之間的熱身賽前,則會有球隊內的分組對抗賽,來幫助球員進入比賽的狀態。
由於小聯盟球員人數多達一百餘人,春訓開始時,球團通常把球員分成四到五組,暫時用去年所打過的層級向上升一級,例如去年打 1A,春訓可能會被分在高階 A,但是這只是春訓的分組而已,有時候球團也會因為考慮守備位置人數不足的原因,把部份球員放到更高的層級去,例如去年陳品捷一開始和 AAA 練球。
大聯盟春訓比小聯盟要提早將近三個星期,隨著小聯盟春訓熱身賽即將開始,大聯盟春訓名單也同時開始刪減,一般第一波被刪減的名單大多是屬於今年確定要從小聯盟出發的球員,這也是幫助他們能回到小聯盟有穩定出賽的機會,而不是在大聯盟春訓有一場沒一場的調整。
小聯盟分組的名單時常變動,隨著大聯盟春訓名單一再的刪減,被刪減的球員回到 AAA,因此也有球員被擠到 AA,不管是處在那一組,球員最重要的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況,準備球季的開始,最終的分發名單,會在春訓結束前才公佈,不過也曾有例子在公佈後的隔天又更動,所以有人曾笑著說:『等真的上了要去那隊的飛機,才是真的算數。』
小聯盟熱身賽主要是春訓基地相隔不遠球團之間的比賽,例如雙城只有和紅襪、光芒、金鶯三隊比賽,依照前面提過的分組,一般都分成 AAA、AA、高階 A和 1A 四隊比賽,比賽也不是四隊同時到一個球團比賽,通常是 AAA 和 AA 如果在主場比賽,高階 A 和 1A 就會前往客場比賽,大部份的比賽時間都是在當地下午一點鐘。
因為熱身賽非正式比賽,比賽結果和相關數據不會公佈,不管春訓熱身賽的數字如何,球員最重要的是漸漸的達到球季比賽的強度,透過熱身賽的調整幫助進入狀況,讓身體漸漸習慣每天比賽的感覺,期許每位旅美球員在春訓的好表現能幫助他們爭取到更好的出發層級。
真完善,就連小聯盟也有熱身賽,什麼時候國內的制度才會趕得上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