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動了右手肘韌帶置換手術 (俗稱 Tommy John 手術) 的黃偉晟,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復健,今年球季回到場上,前兩場共出賽三局,完美的表現,復出後有好的開始。
時間拉回到去年延長春訓,偉晟四月下旬的一次登板後,手肘不適像是發炎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療程,發現沒有什麼效果,最後由醫生判定韌帶撕裂傷,因為比例過高,只能以韌帶置換手術治療,偉晟事後回想說道:『似乎在投球一瞬間是有聽到啪的一聲。』
手肘韌帶置換手術常被稱為是投手的好朋友,因為不少的投手都曾動過這項手術,近期比較有名的當然是2009年的選秀壯元Stephen Strasburg,偉晟和大部份動過這項手術的投手一樣,需要忍受長期復健的辛苦過程,六月初手術後,緊接而來的就是復健的課表,如果復健的行程順利,防護員才會進行下一個課表,反之,則繼續進行當前的課表,有時候還可能倒退到之前已完成的課表。
復健來到八月底球季結束,新人聯盟的隊友們相際離開基地,雖然秋訓仍有不少隊友回到春訓基地中,九月底只剩下需要復健幾位隊友,在球隊的堅持下,復健過程到一個段落才允許偉晟11月回到台灣休息,這樣的復健行程除了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外,長時間自己一人孤獨奮鬥,若是沒有朋友和家人的鼓勵,真是很難渡過。
和大多數旅美球員有大半年休息不同,偉晟去年僅有三個月左右的假期,今年二月回到美國繼續復健,好消息則是可以開始投球,不過,動過手術的運動員都有相同的狀況,需要找回肌肉的記憶,一開始的投球狀況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偉晟回想說道:『球很慢,又不會跑。』加上手肘常會有異樣的感覺,如同王建民去年復健時的狀況一樣,或許今天有好的進展,過兩天可能又覺得怪怪,因此再回到之前的進度,反覆不定的狀況,心理上的影響或許多於身體上的狀況。
很快的手術後已經一年,復健的進度也上軌道,投球也開始面對打者,偉晟在投球後有時還是會有怪怪的感覺,不過在防護員檢查之後,覺得是正常現象,只是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的更進步,球隊也在上週正式將偉晟移出傷兵名單,回到球場上投球,偉晟說:『感覺上比較像是在投復健賽,也不急,一步步來。』
上週五傷後首次在球季賽中登板一局,雖然被打出一支二壘安打,不過三個出局數都是三振,最快球速達 89 mph,偉晟說:『感覺球還滿會跑的,主要是丟四線、二線、和滑球。』第二場比賽在昨天登板兩局,以二縫線快速球為主,因此造成五次滾地球出局,最快球速達 88 mph。這兩場比賽之後,偉晟手肘沒有異樣,只是肌肉有酸酸的感覺,在防護員治療後即恢復。
偉晟從受傷、手術、復健、到復出,一路走過來的辛苦,相信大多數曾受傷的旅美球員都感同身受,受傷後再復出,除了在身體上的努力外,精神上的支持更是不能少,目前仍有幾位旅美球員仍受到傷勢困擾,期許他們都能努力走過這段辛苦的復健過程,再次回到場上奮戰。